5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5周年之际,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组织学习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
        文学编辑领读了回信。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文史哲》几代编辑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大课题,以及高品质学术期刊肩负的“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使命。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大家都很兴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各位编辑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谈到编辑责任,从编辑的学术初心和使命谈到编辑学者化,从学术期刊谈到学术评价,从当前取得的成绩谈到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宏观和微观结合,理论和实务结合,表达了各自学习回信后的思想感悟。大家一致表示,在未来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发扬学报百年办刊精神和传统,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齐心协力,使我校学报再上新台阶。
        哲社版常务副主编罗时进系统谈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和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特殊作用,勉励学报要做到“三思三精”,即要有思想、有思考、有思致,有精华、有精要、有精彩。 
 	 学报编辑部主任江波总结发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每一位学术编辑都倍感振奋;回信既是对创刊70年的《文史哲》编辑部工作的肯定,也向每一本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要求。苏州大学学报作为中国第一本大学学报,经过几代编辑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三刊同时入选C刊,但是,同《文史哲》的成就、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术期刊的使命要求还有差距,并提出了苏州大学学报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原则,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术期刊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
        其次,守正创新。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刊发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质文章;刊发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章。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栏目建设,积极策划选题,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扩大学报的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报编辑都要像《文史哲》的编辑那样成为学者型编辑,具备较高的学术责任感、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别力。 
        再次,支持年轻学者成长。年轻学者思维敏捷、活力四射,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生力军。建立公平竞争的选稿和用稿机制,支持年轻学者脱颖而出。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和团队建设。不断优化选题策划制度、组稿约稿制度、三审三校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特约主持人制度、审读制度等,通过联合办刊、举办会议、科研项目等,将编辑个体凝聚成团队合力,为提升刊物质量提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度保障。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刊物提出了根本遵循和目标要求。在回信精神指引下,苏州大学学报将努力加强内涵建设,守正创新,打造一流学术期刊群,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