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在这充满期待、孕育希望的时刻,《苏州大学学报》向各位专家学者、业界同行、广大的作者与读者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并送上新年的美好祝福。


即将走过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日常生活秩序,我们一起面对恐惧、收获感动。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战“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一年,《苏州大学学报》积极回应“面对灾难,期刊何为”的命题,坚守学术阵地,拓宽办刊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深耕内涵发展之路。


2020年,我们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了民法典研究、房地产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大数据和司法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双一流”建设反思与前瞻等热点专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策划了公共突发事件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治问题两个专栏,展现了学报作为公共学术平台的责任担当。


2020年,“云端”学术会议成为新风尚,我们积极融入其中,线下线上并重,联合举办了多场学术会议。线下,我们携手兄弟期刊举办了“新技术、新权利与新思考”圆桌论坛;作为学术支持期刊参与了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线上,我们联合学校院系举办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暨大学治理学术论坛、第二届高等教育青年学者论坛。


2020年,异常艰难的一年,我们踏实而坚定地走完。哲社版、教科版、法学版三刊影响因子和二次文献转载稳中有升;哲社版获得江苏省优秀社科理论期刊资助、教科版“理论前沿”栏目获得江苏省社科理论期刊优秀栏目资助;三刊多个专题与策划荣获江苏省期刊明珠奖,并入选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英文期刊《代数集刊》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国际化程度继续提高,是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的实践者。


回首2020年一起走过的时光,我们心怀感恩。疫病无情人有情,感谢各位朋友一路坚守,学术是联系我们的纽带,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彼岸,《苏州大学学报》因为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更具学术深度与社会担当,让我们不惧风雨继续同行。岁末年初,最具温情的时刻,寒风挡不住期盼,我们深信“寒冬过了春自来,梅花笑向霜中开”。《苏州大学学报》在新的一年将立足学术品质,做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学术期刊,让我们一起努力。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0年12月31日